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实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艺术实践】谢秋《异化》
添加时间:2019-09-30 13:05 点击数:

 

 


谢秋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藏书票协会副主席,版画家协会理事。铜版画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十届、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第五届、十届全国藏书票展览会,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曾获得全国美展铜奖,并多次获得省美展一等奖及金奖。荣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版画创作教学》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版画教学》、《承上启下--版画实验教学》等,并多次在国内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主持的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铜版画教学团队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有两幅作品入选。
“异化”——作为一种艺术规律的内在因素

艺术发展总是沿着其自身的路径和规律不断变化,不同流派一时风骚后便退居二线——或者成为经典,或者销声匿迹。任何变化都相对于原有的艺术风格而显现出来,任何新流派的创新性、革命性,都是与它之前的流派相对而言的。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观念,与中世纪作品中那种冷冰冰的宗教艺术气息相比就显得格外突出,这种突出不是在今天,而仅彰显于文艺复兴时期。当艺术在时间的线路上延续时,异化也就产生了,异化推动着艺术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和魅力。

“异化”二字,从字面上看,“异”是有所不同、变、不平常、特殊的意思,“化”是融化、融合、改变的意思。把两个字加起来就是“异而化之”,意思是将有相通性却不同的东西,经过变异、结合,使其成为不同于前者的另一个。异化在艺术上的表现,就是产生新的或新鲜的东西,也是对现存的、已有的东西进行变化的过程。同时,已有、现存的东西保持不被抛弃也是在异化中存在的。艺术异化演进的内在因素主要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异与化,新与旧

异化产生于对已有的事物的再认识上,而对于过往事物的认识,人总是站在现实中, “前瞻”和“感怀”的潜意识,融合在自己的历史中。旧有的东西,有些会随着时光而流逝,有的会随着时光而翻新。创新是一种异化的过程,翻新同样也是一种异化的过程。那些能够真正展现出异化智慧的杰出的东西,是不可以被昙花一现的“新异”和浅薄的妄自尊大所混淆或取代的,这也是那些伟 大的作品能够永存的原因。

英国艺术家马利-弗兰克(Mary Frank) 作品的主题是人,她将人包皮的外形和片状物的造型经过融合,异化成了片状的交叠物,或是泥巴片状的人体;这种异化使她的风格有别于她的前人,并使得她的作品具有个性化的魅力,在当代艺术的汪洋中独树一帜。她的这种异化是温和的,她的个性传达更多集中在造型手法上,而雕塑语言是比较传统的。异化产生于对已有的事物的再认识上,而对于过往事物的认识,人总是站在现实中,以“前瞻”和 “感怀”的潜意识,融合在自己的历史中。

二、重复产生疲劳

“重复产生疲劳”,这是人的特性,对于已经习惯了的东西,会熟视无睹、频闻起腻、 久食无味,“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样的体验,每个人几乎都是相同的。艺术之所以需要不断的异化,原因就在于人的“重复产生疲劳”这一特性所致,那么当审美出现疲劳时,就需要有新的东西出现,来调整人们的兴趣。

“重复产生疲劳”并不是一个绝对不变的概念,有时重复的因素在一定限度之内同时展开,也会造成刺激的新鲜和兴奋。比如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中,雷同连续形象,在色彩、黑白上进行变换,也给人以强烈的形象感受。广告宣传中雷同的画面,连续出现或同时大量出现,也给人以强烈、深刻的印象。   

“重复产生疲劳”,这是人的活动会产生异化和接受异化的原因。人们希望通过某些手段控制“异化”,于是有必要基于道德来建立排解诱惑和厌旧的扩展机能,在满足对“新”对“异”的需求同时,具有限度性的戒律就成为必要。“异化”的概念不仅仅体现在艺术领域,人制造了机器,赋予它善于重复,不停 重复的功能。机械可以毫厘不差地制造“完美”,而人却需要些随意和个性,所以人把“完美”送给了机器,把“缺憾”留给自己。

人不断对异化的需求,并非只是追求一种完美,而是为了打破平衡,创造新鲜的活力。摆动和平衡都是暂时的,摆动和平衡之间的循环是永远的。工业制造出来的物品给人的感受是“完美、习惯、平衡”,人总在追求完美,但绝对的完美也是一种重复,这种重复同样会带来疲劳,所以追求“缺憾、新鲜、非平衡”也是人类始终难以放弃的追求。

三、习惯与刺激的循环

安全感来自习惯,新鲜感来自刺激,习惯和刺激是人经常要面对的两种相对因素, 它们紧紧攀附在人的生活中。习惯有两个方面是人常可以感受到的,一个是经过积累,已经保有的习惯,一个是由某项本来是新鲜刺激的东西,由于经常可获得,而逐渐变成的习惯。这样,习惯之后就需要异化的闹钟来产生刺激,以惊醒生命意识。疲劳产生后,人便会寻求新鲜和超越,而刺激则往往会带来新的灵感,推动异化的进程。

重复的习惯性因素和异样的变换性因素, 两者都是人所需要的。艺术上也是如此,没有那些相对平淡的和已有的形式相类似的、重复性的作品,让人感到适应、给予人休息,安稳感或是催人入睡的舒适或熟视无睹,也就不会突显出那些异样的、个性化的、新鲜感的作品。要了解异化产生的条件,先要探讨习惯对人的意义。一般说习惯了的东西常会显示出记忆中的某种“存在感”。比如墙上有一张画,可以天天看见,天天从画前经过,久而久之,逐渐由最初的新鲜感变为一种习惯,也就不再去注意看这张画,甚至忘了它,成了熟视无睹。但是有一天画突然被谁从墙上摘走了,当你再从挂画的地方经过时,就会莫名地觉得墙上少了点什么,这说明那张画已经在记忆的习惯中成为了一种“存在”。“未济终焉心飘渺,万事都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清龚定庵《已亥杂诗》之一)这里所谓“余情”指的就是存在感。存在感有些是属于个体性的,有些是属于群体或社会性的。通过艺术的抽取和异化的表现,人的手和物质的交流,是有可能把这些存在感从朦胧的意识里拉到视觉的前台来的,这也是摄影、音像、电脑技术如此发展和普及的今天,绘画、雕塑艺术却依然健康地存活着的原因之一。

已经习惯了的认识,经常会显示出先入为主的适应性与合理性,比如油画在一百多年前由西方传到中国——在固有观念未颠覆之前,如果有人在画布上用刀戳了洞,划破几道,也称作画,很多人就会难以接受和质疑。二战后的意大利前卫艺术家鲁契奥·丰塔纳便是如此行事,毕竟他被“骂”成了世界闻名,并影响着后世。

习惯和刺激是相对的,刺激来自新鲜的感受。刺激性因素有两个种类:新鲜性刺激和厌恶性刺激。新鲜性刺激是在习惯基础上的变化所产生的剌激快感,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中国的油画基本是以照片写实性的作品为主,但是当突然引进克里木特平面、变形、线加写实的风格后,我们不知道这是欧洲早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的新潮,但在封闭之后对于我们真是新鲜。生命需要刺激,无论哪种刺激,都可能为异化的产生提供某种灵感,这种重复——习惯——剌激——异化,不断的循环正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作为一种艺术规律的内在因素,异化是艺术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在当前强调艺术创意思维的一条通道,它有助于建立思想的试验性,实现某种艺术价值的可能性,也使得作为艺术参与者和研究者的我们深入理解和思考这些探索艺术内在的未知规律。

作 品 赏 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铜版画 

100x78cm 2000 年

《窗口》铜版画 100x78cm 2000年

《阳光触摸》色粉画 100x78cm 2004

《阳光触摸-2号》铜版画 

101x100cm 2009

《落幕》铜版画 120x100cm 2015

《玫瑰色的梦》色粉 120X120cm 2017年

《灰色地带》色彩 120X120cm 2017

《太阳雨》油画 80X60cm 2017

《波》油画  40X30cm  2017

《云海》油画 40X40cm 2017

 

()

 

 

© Copyright 2009-2015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