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正文
我眼中的红色经典 | 革命理想高于天
添加时间:2025-03-14 14:28 点击数: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青年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用美术作品讲故事,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特开辟《我眼中的红色经典》专栏。通过讲述红色经典画作,回望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挖掘红色经典画作背后承载的每代人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从而激励新时代的青年。



作品介绍

《革命理想高于天》由是1975年画家沈尧伊根据中央红军穿越松潘草地的壮举创作的油画。1935年8月,经松潘北上的交通要道已被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控制,红军失去了有利战机。此时,穿越凶险难行的松潘草地成为红军北上的唯一选择。1975年,画家沈尧伊出于对长征精神的无限向往和崇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长征题材的创作,并身体力行,用三个月的时间重新走了一趟长征路,创作了油画《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幅画作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幅作品用写实的手法和浪漫的光影对比,画面中的篝火,将主体人物毛主席与周总理突出出来,描绘了一个豪迈而真实的场面。画中人物形象强壮健康,红光满面,在毛主席的带动下,士兵们充满了必胜的信念,露出喜悦的神色。

画家沈尧伊运用了典型的三角形构图,使画面整体呈现了一种稳重安定的视觉感受,从而更有利于展现红军的体量感、稳定感,展现其是非常坚定革命者的态势。此画运用了鲜明的光线对比,画面主次分明,歌颂了革命豪情。题材上切实做到了对英雄人物激昂的歌颂,同时也具有“红”“光”“亮”这样鲜明的时代美术特点;绘画技巧上写实、逼真;画面整体色调虽然较暗,但在篝火的衬托下温暖、鲜艳。

同时篝火还具有典型的象征含义。不仅仅是现实中的篝火,也代表着革命的篝火,有着深刻的隐喻内涵。除了近景处的篝火之外,画面远景处还有星星点点的篝火,恰恰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王韵宣,2021级美术学院雕塑专业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获得“校级单项奖学金”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


(文字 | 王韵宣 张望青 视频 | 王韵宣 编辑 | 王卫萍 初审 | 田静 复审 | 贾立群 审核 |吴兴君)

()

 

 

© Copyright 2009-2015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