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正文
我眼中的红色经典 | 拂晓
添加时间:2024-12-08 18:42 点击数: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青年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用美术作品讲故事,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特开辟《我眼中的红色经典》专栏。通过讲述红色经典画作,回望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挖掘红色经典画作背后承载的每代人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从而激励新时代的青年。



一、作品介绍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三天后南京解放。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上海解放指日可待。当时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为了能够完整地使上海转变为人民的城市,中共中央军委明确上海战役的指导方针是既要歼灭防守上海的国民党军,又要保全上海市区免遭炮火破坏,以利日后建设。第三野战军当时拟定了作战方案,主力进攻敌重点防御的吴淞一带,以避免老城区遭到破坏。

1949年5月23日夜间,第三野战军发起全线总攻,分别从东、南、西三面攻打市区。为了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三野战军指挥部下令,攻达市区只准使用轻武器作战,一律禁止使用火炮和炸药。军长聂凤智最终决定将攻城主力拉出市区,从西郊涉水过河,背后攻击敌人。在我军顺利过河后,顺势攻占国民党淞沪指挥所,国民党准备抵御6个月的“大上海保卫战”,十几天之内就被我军成功瓦解。5月27日的黎明,当上海市民推开家门后,惊讶地看到了这样一幕,在湿冷的人行道上,全副武装的人民解放军一排排整整齐齐枕戈熟睡。上海人民就这样在马路上认识了自己的子弟兵。

在肖峰完成画面的构图布局后,更擅长描绘人物细节的宋韧将陈毅、粟裕和战士们的形象一一呈现出来。宋韧的父亲宋澄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政委,后因积劳成疾,在鲁南革命根据地去世。作为革命者的女儿,宋韧在这幅画里融入了自己最深的感情。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深崇敬,让夫妇二人拿起画笔后就日夜不停,用半年时间创作完成了《拂晓》这幅油画,并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二、作者简介

肖峰(1932— ),江苏扬州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50年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后留学苏联,回国后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宋韧(1932— ),山东荣成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1年起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主讲人介绍



王成志,中共预备党员,现任2022级油画第三工作室班长,曾获2022年青年马克思培养工程优秀学员称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校级一等奖学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校级二等奖学金。


文字 | 王成志 张望青视频 | 王成志编辑 | 常鉴之初审 | 田静复审 | 贾立群审核 | 吴兴君

()

 

 

© Copyright 2009-2015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