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号到3月29号,由校团委、学生处主办,美术学院团总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承办的“‘丹青’领航·微光成炬·‘锋’火相传”系列活动顺利举办。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爱心驿站的志愿者们前往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小崮山村开展“圆梦公益助学”艺术支教活动。他们以艺术为媒,以专业为基,在为期一个月的支教行动中,用创意启迪童心,用美育传递温暖。他们不仅教授绘画技巧,更通过艺术疗愈的方式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生根发芽,让红色基因在画笔间代代相传。这场充满温度的美育实践,既展现了青年学子的专业担当,也让雷锋精神的微光汇聚成炬,照亮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丹青”领航:课堂里的童心启迪
电影票里的奇幻世界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为引,带领孩子们设计专属电影票。彩笔飞舞间,哪吒的勇敢形象跃然纸上,孩子们在创作中不仅感受了艺术的魅力,更从故事里学会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持。
“老师,我的哪吒会喷彩虹色的火焰!”在《哪吒2》主题课上,孩子们设计的电影票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这场“‘丹青’领航”的第一课,用艺术为孩子们打开了想象的大门。志愿者们巧妙地将传统神话与现代审美结合,在方寸票面上展开一场艺术启蒙。这些独一无二的作品,正在悄悄改变着孩子们观察世界的方式。

植树节里的小树梦想
植树节当天,志愿者们以环保为主题,带领孩子们用纸盘、彩纸制作“心中的小树”。孩子们一边创作,一边聆听志愿者讲解绿色生活的意义。植树节的环保课堂变身创意工坊。当废旧纸盘“长”出葱郁树冠,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艺术可以让垃圾重获新生!”这堂生动的生态美育课,种下的不仅是创意,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场融合美育与生态教育的课堂,正是“‘丹青’领航”的生动实践—用艺术传递责任。


微光成炬:爱与成长的温暖对话
扭扭棒里的感恩之花
妇女节这天,教室里弥漫着温情的氛围。志愿者们教孩子们用扭扭棒制作花篮。一朵朵稚嫩却真诚的手工花,被孩子们亲手送给妈妈。当课程结束,家长来接孩子时,孩子们用小手为妈妈戴上扭扭棒花环:“妈妈,这朵粉色的是你哄我睡觉时的温柔...”志愿者们见证着,艺术如何成为情感的翻译官,让羞于表达的爱有了形状—志愿者的微光,照亮了孩子学会感恩的瞬间。


情绪盒子里的心灵对话
心理健康是儿童成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课上,孩子们用画笔在“情绪盒子”上描绘喜怒哀乐。一个小男孩悄悄写下“今天很开心,因为志愿者哥哥夸了我”,让在场所有人动容。这些细微的情感共鸣,正是“微光成炬”的最好诠释—每一份倾听与陪伴,都能点亮一颗心。



以艺术为名,续写雷锋故事
一个月,五堂课,无数个感动瞬间。“爱心驿站”的志愿者们以艺术为媒介,将美育、德育、心育融入课堂,用实际行动诠释“‘丹青’领航·微光成炬·‘锋’火相传”的深刻内涵,用艺术支教重新定义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专业与爱心同样重要,创意与坚持缺一不可。
雷锋精神,是永不褪色的旗帜,志愿之光,是照亮未来的火种。当美育遇上公益,当青春邂逅童心,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们期待更多人与“爱心驿站”同行,用艺术传递温暖,用爱心守护童心—让每一个春天,都因志愿者的身影而更加灿烂!我们期待更多怀揣热忱的你加入这场永不停歇的爱心接力,让艺术之光照亮更多成长的道路。
(文字|刘美莹 图片|刘美莹 胡甜甜 编辑|刘美莹 姜文硕 初审|田静 复审|贾立群 审核|吴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