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正文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一)挥洒实践汗水,撰写美丽人生
添加时间:2020-08-10 16:42 点击数:

 

 

夏日漫长  

伴随着烈日阳光和蝉鸣  

早晨微风不燥  

中午慵懒惬意  

不知不觉中  

暑期就过掉了一半  

同学们投身社会实践,返乡建设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级绘画专业 孙雪儿  

   

通过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我明白了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广大青年建功于国家和社会的一贯期许,又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思想行为的新要求。  

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兼职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充实的假期生活,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我在暑假期间找了一个兼职做一名美术老师,我也很开心自己得到了一个可以锻炼自己能力,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暑假兼职的经历为我的假期生活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这道色彩让我学会了许多,体味了许多,思考了许多。何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何“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开始面对那些稚气的孩子们,我比想象中要自然放松得多,几堂课下来都很顺利。但在有一回教一名二年级的小男孩的时候,那名小男孩实在是过于顽皮,由于第一次当老师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便放任其继续发展,致使课堂秩序失去了控制,学生们纷纷下位而且又蹦又闹,最终别的老师中途过来帮我救场。这也让我懂得了当老师也是一门学问,传道授业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通过与小朋友们的相处,我学到了许多我们所欠缺的东西。例如纯洁,例如童真,例如勇敢,例如坚强,例如乐观。通过与们一个月的相处,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失常的情绪远离课堂。  

短暂又难忘的兼职经历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是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一个月。回首这一个月,让我感慨良多。  

这次的实践,我从另一个侧面也检验了自己的各方面的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特别是自己主动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方面获得了不菲的进步。当然在我兼职教学的这一段时间内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应以何种心态对待的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去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这个世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17级美批专业 樊玉玲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诉同学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炼自己狂热、浪漫的想法”,“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今年,我院继续响应省团委和校团委的号召,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的就走完了大三的路程,即将面临大四找工作的我,回首三年来的社会实践,经历虽少却感触颇多。升入大一后的每个暑假都是在工作中度过,大三的今年也不例外,早就做好打算的我,7月13号正式开始了在托辅班的一个月。发挥我从小偏科,数学成绩非常优秀的优势,一直以来做数学辅导老师的兼职,从大一开始的笨拙,到现在能够熟练掌握。因为今年的疫情没有办法在济南原来的机构上课,所以今年在家附近找了一家托辅班,凭借二年的经验,让我轻松通过了面试,我负责二四五六共四个年级的数学课,三年级因为今年的疫情没有招到学生,这也给我减轻了工作量,人数从三四个到六七个不等。虽然是老本行但我也精心准备了一番,争取让原本枯燥的内容有趣些,让课堂气氛活跃些。面对那些稚气的孩子们,我要自然放松得多,一天的课下来都很顺利,但是小孩子经不住时间,屁股还是坐不住,自控力差,在自习课的时候就开始了叽叽喳喳的声音,本想温柔的管好课堂纪律,可是显然不起作用,最终还是威逼利诱的解决了,可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形象就此树立,这让我懂得了当好老师是门艺术。即使是小学老师也是很辛苦的,所花费的心思并不能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尤其是我们学生,往往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经常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经过锻炼,才知道自己以前常常眼高手低,特别是为人处世方面。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假期里我选择的工作虽然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关系不大,但过的十分充实。在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对自己在社会上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我觉得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经常走进社会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时间飞逝,实践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了,因为它的存在,这个夏季显得充实而又触动人心,社会实践实际上就是你人生的第二课堂,在这堂课中学到的东西将会影响我的一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更加努力奋斗的,是暑期实践中身边的人对我的影响,也是参加这样一个与社会近距离接触的活动,让我真正的体会到只有不断努力才可以梦想成真。  

   

   

《游彭雪枫纪念馆有感》  

   

——19级绘画专业 白滢琳  

彭雪枫纪念馆是我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彭雪枫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就是我的家乡河南省南阳市的镇平县城北隅一条叫雪枫路的路上。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彭雪枫高大的铜像,铜像下的名字选用彭雪枫本人的字迹,笔墨苍劲,如他本人一样散发着正直坚毅的精神。  

   

进入馆中,一尊汉白玉雕像立在大厅正中,那是彭雪枫将军。他背后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浮雕,将军的雕像凝视着远方,面带着微笑,仿佛思绪已经飘到了几十年后美丽富强的中国。  

   

往内走,我分别参观了一、二、三展馆。展馆用照片墙加文字记录的模式记录了将军一生的沉浮。彭雪枫将军于1944年9月11日在冲锋过程中被敌军流弹打中光荣就义。年仅37岁的他正值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他还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和一个未出生的孩子,只要再等一年他就能看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对此我感到十分的惋惜!但或许对于彭雪枫将军来说,他无怨无悔。在《彭雪枫家书》中,彭雪枫有一句话是: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彭雪枫将军对党的忠诚和坦率炽热的爱,灼烧了我的内心和眼眶。  

   

壮哉身殉国,遗爱万民怀。彭雪枫将军牺牲后举国悲痛,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为彭雪枫将军题写挽联:“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彭雪枫将军一生的故事和他的精神也被后人纷纷出版成书籍,以供人们铭记,学习。  

   

   

就像最后照片墙的结束语所说:一张照片,蕴藏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记录一个场景;一张照片,还原一段历史。在光与影中,一张张大小不一的老照片,将我重新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我沉浸在那金戈铁马的故事情节之中。参观彭雪枫纪念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冲击和洗礼,革命烈士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和平来之不易,他们值得被我们铭记。  

   

   

   

雪白千里,枫红万年。彭雪枫将军一生清如水,明如镜。始终坚持严以律己,谋实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雪枫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它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反而历久弥新,激励着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努力为生活和梦想奋斗。  

   

   

《青年不轻,逐梦有年》  

——18级美批专业 李豆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这些话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同时也点燃了我的内心,让我很热血的想去奋斗拼搏一番,多加磨练自己,充实自己,做一个优秀的新青年。本次暑期,我响应学校团委“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活动的号召,积极投身到了个人实践活动当中。  

在家中结束了这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我想趁着现在的这个暑假,提前实践锻炼一下自己,于是,我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我选择了在离家不远处的一所艺考培训机构来锻炼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与人沟通能力会有所提高。我面试通过后选择担任一名助教老师,助教老师的职责有:主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每天早自习监督早读,督促学生背诵,并提醒学生每天及时的参加课程,在参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主讲老师沟通,帮助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我在了解到自己的工作内容后感到压力满满,但是同时我也很期待这份工作,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让我每天过的都很充实,每天和性格不同的学生打交道,也提高了我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此次实践活动使我走出了象牙塔,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也使我得以在社会的大课堂上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也为今后更好地完成学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开端。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充分体会到了自己的热情与投入,学到了很多书本和老师无法给予的东西。青春的光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天都要为了学生管理工作而焦头烂额,也许时常有着学生的不理解,但我是快乐的。融入社会和进行实践是人生的必然经历,多一次实践,就多了几分经验,将来也就能更好的践身于社会之中。  

通过这短暂的兼职经历,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收获颇多,紧张充实的工作不仅让我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认识自我,提高了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我在这些懵懂的学弟学妹身上深刻体悟到顽强拼搏、埋头口干的精神,对于我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规划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带着本次社会实践所学到的东西更加努力奋斗,逐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次暑假实践活动是我无悔的选择。以后自己还会继续参加假期社会实践,使自己真正从中受益,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为准大三的学生,提前实践了解社会生活,是一件增长自信、锻炼能力、超越自己的好事,现在的我们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永远都不会长大。没有礁石的阻挡,激不出美丽的浪花。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我想了想,选定了一条最艰险最具有挑战的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可能会碰壁,可能会被打击,我们大多时候在挫折面前都会恐惧、退缩。可我们却没有真正发自内心地思考过,原来挫折只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正是这一小部分让我们每个面临挫折的人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正是因为这小部分,我们的生活才会精彩。作为青年的我们要敢于挑战、相信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朋友们说:“年轻人,要不怕艰苦、敢于挑战、乐观开朗,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我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希望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能够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不再是不为浮云遮眼之势,更在一览众山之躯。  

文字:孙雪儿、樊玉玲、白滢琳、李豆  审核:陈秀芹)  

()

 

 

© Copyright 2009-2015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